3D打印技術進入教育領域會有什么樣的好處
早在2015年公布的《國家增材制造(3D打印)產業發展推進計劃(2015-2016)》中,在我國就早已明確將3D打印列入了國家戰略層面。自此,國內各個地區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政策,為此推進3D打印技術研發、產品制造及實際運用。
3D打印技術歷經多年的發展,早已建立了一條完善的產業鏈。上游包含增材制造原材料及零件如陶瓷材料、金屬材料、塑料材料等,中游以3D打印設備生產廠商及打印服務為主導,涉及到的打印技術包含熔融成積成型FDM、光固化成型技術SLA等,下游行業應用已涵蓋醫療領域、機器設備、航天航空、個人市場、汽車工業等各領域。
在教育領域,3D打印的運用可能近些年愈發受到關注。根據3D打印技術和設備,語文、英語學科可把課文中有代表性的人物、建筑物打印出來;數學學科把立體幾何模型打印出來,協助學生了解三維空間圖形結構;物理學科把抽象化的電力線框架圖、磁力線打印出來,把無形抽象化的知識有形化;化學學科可打印出3D分子、原子模型,把微觀粒子結構實體化。
在美術課堂上,3D打印一樣能夠有很大的用途。將3D打印運用于美術課程的設計制作環節,是對傳統美術教育的關鍵補充?,F如今,3D藝術早已成為新時代藝術的制高點,許多從業人員利用計算機設計構思藝術作品,隨后通過3D打印生產出傳統工藝沒法制造的復雜藝術品。學生自己設計構思3D擺件、飾品、功能件等,也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創造力。
從學校實踐看來,3D打印教育裝備在教學中之所以能夠能夠迅猛發展,一個十分關鍵的緣故是3D打印體現出的現代性、綜合性、實踐性和創新性的教育價值,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,進而能夠更好地融入信息化、數字化時代的發展需要。
從3D打印教育裝備的教學運用方法看來,有全班開課、興趣小組、競賽小組等方法方法。當中,建設3D打印實驗室的學校具備了班級授課的標準,因而班級授課是運用的基本形式。運用3D打印設備組織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是主要的教學運用方法。但是,目前3D打印教育依然是一種比較小眾化的教育,許多想學習的學生無法得到機會,暫未實現普及的程度。自然,3D打印之所以能夠能夠在教育領域獲得運用,和它所具備的優勢是息息相關的。
在教學模型制造及實物模型塑造流程中,依靠3D打印機能夠打印出多種樣式。傳統的制造設備具備較少的功能和有限類型的樣式,與3D打印能夠實現的高精度、高靈活性制造對比差別較大。另外,一臺3D打印機只需要不同的數碼藍圖和一大批新的原材料就可以開始制作,既經濟又方便。
來源:3D資訊
關于公司
蘇州立人聽力器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16046667號